姚理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现任21级年级组组长、软工与物联网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校友会秘书长、学院就业负责人、院工会委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教育工作坊负责人。主持市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荣获“上海市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职规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辅导员”等多项荣誉。姚老师以创新思维构建“一体两翼”就业工作体系,打造精细化思政育人模式,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者”与“守护人”。
01 与党同心,铸就政治素养基石
“辅导员首先是政治辅导员。”姚理想老师始终“与党同心”,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她创新党员培养路径,量化考核指标,通过“政治生日”“入党祝贺信”“就业先锋专栏”等活动强化党员身份意识;牵头完成党支部理论学习、主题党日等党建活动40余场,推动支部组织生活规范化、特色化建设。
在学校党委“党建带团建”工作框架下,她结合学院“启迪”、示范党支部等党建品牌建设要求,将学生党支部打造为思政教育前沿阵地。”她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日常,依托学院“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资源,引导学生树立“强国有我”的信念,培养出近50名学生党员,为党和国家输送了一批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02 以德立身,践行师德风范引领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姚理想老师连续五年师德师风评定为优秀,以赤诚之心赢得学生信赖。“学生的需求就是工作的方向。”她构建“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个方面、四字方针、五种时机”精细化工作体系,统筹年级组事务,协助处理特殊案例20余例,班级安全“零事故”。她注重“因材施教”,为每名学生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累计帮扶困难学生百余人。曾坚持每周与心理问题学生谈心,帮助其从自我封闭到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最终成功签约知名互联网企业。“是姚老师让我相信,成长路上永远有人愿意为我点亮一盏灯。”学生在毕业感言中写道。
03 创新驱动,构建就业育人新生态
面对就业难题,姚理想老师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指引下,参与建立学院“一体两翼”就业工作体系:以“智信未来工作室”为主体,以“校企协同育人”和“职涯规划前置”为两翼,联动30余家名企建立实习基地,累计服务学生超2000人次。作为校职规赛负责人,她指导学生斩获市赛金奖,实现此项赛事0-1的突破;创新“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带领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百余场,获评“上海建桥学院优秀雷锋志愿者服务队”。
依托学院“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成果,她整合学业成绩、心理测评等12类数据源,构建电子化学生成长档案,实现学业困难预警精准度达99%以上;搭建线上“就业信息共享库”,分类汇总企业招聘信息,帮助学生平均缩短求职信息检索时间40%。其撰写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调研报告》成为学院就业工作的重要参考,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04以学赋能,开拓育人新境界
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姚理想老师积极参与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个人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考取心理咨询师(中级)证书,参与学工论坛、案例研讨30余场;坚持科研反哺实践,基于学院“数字赋能教育”的科研导向,主持市级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力育人机制研究》、《“三全育人”视域下大数据赋能民办高校学风建设新模式探索-- 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例》,相关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为高校就业心理辅导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注重实践检验,创建工作室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实践,运用生涯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助力。
05荣誉见证,初心如磐向未来
八载耕耘,硕果累累。姚理想老师先后获“上海市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五星级辅导员”、“征兵工作先进个人”、“社区优秀工作者”等各类荣誉60余项,带领支部、班级获集体荣誉50余项。她坦言:“这些成绩离不开学校‘以生为本’的育人环境和学院‘敢为人先’的创新氛围。”展望未来,她表示:“我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深耕思政沃土,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后记:
同事眼中的她,是“凌晨办公室常亮的灯”;学生心中的她,是“永远在线的知心姐姐”。从青涩到成熟,在上海建桥学院“感恩、回报、爱心、责任”校训浸润下,姚理想老师用八年时光诠释了辅导员职业的厚度与温度。正如她所言:“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而我愿做那片滋养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