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 | 毕业论文(设计) | |||||
| Graduation Thesis (Project) | ||||||
| 课程代码 | 2059114 | 课程学分 | 10 | |||
| 课程学时 | 160 | 理论学时 | 0 | 实践学时 | 160 | |
| 开课学院 | 信息技术学院 | 适用专业与年级 | 数字媒体技术大四 | |||
| 课程类别与性质 | 集中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 | 考核方式 | 考查 | |||
| 选用教材 | 无 |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 否 | |||
| 先修课程 | 数字媒体前沿技术2050335(2)、三维动画与制作2050257(2)、虚拟现实2050163(4)、Web应用开发2050337(2)、联合创作与开发2055062(2)、项目实战(虚拟现实与交互)2055039(2) | |||||
| 课程简介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本学科某一具体问题的综合性作业。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素养训练的重要途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综合检验。 | |||||
|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本课程是计算机类各相关专业在学校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即规定的学分),才能参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而且必须通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才能取得申请授予学士学位的资格。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四学年。 | |||||
| 大纲编写人 | | 制/修订时间 | 2025年9月 | |||
| 专业负责人 | | 审定时间 | 2025年9月 | |||
| 学院负责人 | | 批准时间 | 2025年9月 | |||
二、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 类型 | 序号 | 内容 |
| 知识目标 | 1 | 熟悉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流程和要求,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概念、原理和技术,熟悉数字媒体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理解数字媒体应用的前沿领域,能够掌握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资源的查找。 |
| 技能目标 | 2 |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字媒体作品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报告和演讲水平,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撰写能力。 |
|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 3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 LO1工程知识: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数字媒体领域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各类知识用于解决数字媒体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③能够综合应用数学、物理、统计学、数字媒体领域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数字媒体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分析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与复杂性评价并确定解决方案 |
| LO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系统、模块或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③能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等因素,优化方案,并用可视化、报告、软硬件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 |
| LO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数字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使用媒体创作、虚拟现实、资源管理等软件工具,进行设计与开发,并能够针对工程应用需求,在通用工具基础上二次开发或定制。 ①理解计算机专业设计的现代仪器、软硬件平台,开发测试工具、配置管理工具、信息检索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及其局限性。 |
| LO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数字媒体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①具有爱护环境的意识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能够正面评价数字媒体项目对人类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
| LO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③能够采取适合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发展自身能力,并表现出学习和探索的成效。 |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度 | 课程目标 |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
| LO1 | ③ | L |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字媒体作品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报告和演讲水平,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撰写能力。 | 100 |
| LO3 | ③ | H | 1.熟悉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流程和要求,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概念、原理和技术,熟悉数字媒体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理解数字媒体应用的前沿领域,能够掌握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资源的查找。 | 50 |
|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字媒体作品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报告和演讲水平,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撰写能力。 | 50 | |||
| LO5 | ① | M |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字媒体作品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报告和演讲水平,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撰写能力。 | 100 |
| LO7 | ① | M | 1.熟悉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流程和要求,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概念、原理和技术,熟悉数字媒体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理解数字媒体应用的前沿领域,能够掌握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资源的查找。 | 100 |
| LO12 | ③ | L |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 100 |
三、实习内容与要求
(一)实习内容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规定的任务。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正确地提出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事科学研究、软件项目开发、web 应用、数字媒体方案设计或解决本专业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和查阅、收集、分析、整理资料;从技术与经济的统一观点出发,拟定技术方案;进行项目总体架构及详细设计并实施;撰写说明文档);综合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撰写科研论文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正确使用专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应有的学术道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包括如下教学环节:选题、下达任务书、调查研究,开题、作品制作,撰写文档,答辩等,各环节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1.选题 具备毕业设计指导资格的教师(专职或兼职)报审毕业设计课题,并由学院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审查通过后的课题向学生发布。在学生选提前要确保足够数量的 课题储备,其中结合具体生产实际或科学研究的课题要求达到 80%以上。通过自选与分配相结合 的方式确立学生与导师的对应关系,导师指导学生选择、确定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即选择适当 类型(结合自己未来专业发展方向或实习工作岗位)的研究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2.下达任务书 指导教师向学生宣布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有关规定后,下发任务书(需系主任审查签字 后),阐述课题的目的、性质、内容、要求及应完成的工作,说明进度要求,并提供部分参考文 献,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 任务书下达时,不同类型课题要符合专业分类课题要求的标准,后续检查作品的完成与否, 是否达到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都是以此课题标准为基准的。 3.调查研究 课题及任务确定后,学生要着手对课题的应用状况作调查访问,并查找、收集各种文献(文献资料查阅不得少于 10 篇,其中至少要有 1 篇的外文文献,所有来源要符合本科层次)及技术 资料,翻译一篇与本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 1.5 万印刷字符以上的外文参考文献。从文献和资 料中进一步了解在此问题上前人研究的程度,最新发现和当前研究的重点,并进一步形成自己的 观点和见解。 4.开题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介绍研究背景、阐明选题的价值与 意义、阐明研究内容、提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明确预期结果、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文献综 第 3 页 共 4 页 SJQU-QR-JW-033( A0) 述应应围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较系统地介绍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需 3 千字左右,经 指导教师审定通过后可开题答辩。 5.作品制作 学生按进度计划开展作品制作并积累过程性文档,按期与指导教师见面交流;教师做好指导 工作,定期检查学生作品制作的进度及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两者都要认真填 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记录”。(说明:设计方案的课题要做好方案的调研、分析及实验论证 工作) 6.撰写文档 在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手册》中文档撰写的规范标准撰写毕业设计文档(论文),且字数不得少于 1.5 万字,并交 指导教师批阅。 7.答辩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作品及文档(论文)后,将毕业设计文档(论文)交其他指导教 师评审,经学院资格审查后,答辩小组对学生逐个进行公开答辩。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教师指导,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需提交的成果有:任务 书电子稿、开题报告电子及打印稿、中期自检表电子及打印稿、毕业设计作品(或方案)电子稿、 毕业设计文档(论文)电子稿、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记录本。 |
(二)实习要求
| 1.选题要求: (1)选题应确保专业性,选题范围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类、嵌入式系统类、网络应用类、 网络构建方案类、算法研究类、数字媒体产品开发类等有关计算机学科项目。 (2)毕业设计课题应有指导教师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结合科研实际提出,选题要符合 计算机类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综 合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选题应注意有专业深度和实际价值。要求具有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综合性,符合学 生的实际情况,题目不宜过大,难度适中,其任务及工作量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按教学计划中 的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和基本要求,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4)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原则上一人一题,选题要量力而行,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行双向 选择。 2.作品制作要求: (1)确定技术方案,选择技术可行的路线,并通过与其它方案的比较加以论证; (2)进行总体设计,画出系统功能模块图,确定设计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3)进行详细设计,独立完成系统或模块的设计。软件设计要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硬件设 计符合原理表示、线路图纸的各种规范; (4)进行系统测试,制定系统(模块)的测试方法,并根据完整的测试用例对系统(模块) 的性能指标做出分析和评价。 3.论文撰写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标题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摘要:摘要又称内容提要,它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中外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本科),专科为200-300字。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 b.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c.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d.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e.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生动,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彩,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 (3)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4)目录:目录一般按三级标题编写(如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5)绪论(引言):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6)正文:正文是主体,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理工类正文一般包括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理论分析等。管理人文类学科的论文一般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应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7)结论(结语):结论(结语)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结论(结语)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密,且又容易被人领会; b.结论(结语)应反映自己的研究工作; c.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广博程度和可靠程度,同时能方便地把作者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成果区别开来。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中外文献。 (9)谢辞: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对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如果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附录一般不要超过正文。 |
(三)实习进度安排
| 序号 | 时间 | 实习方式 | 主要实习内容 | 地点 | 支撑的课程目标 |
| 1 | 30天 | 选题 | 根据选题要求、类别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课题 | 分散指导 | 1、3 |
| 2 | 20天 | 开题报告撰写 | 根据开题报告格式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及外文文献翻译 | 分散指导 | 1、2 |
| 3 | 50天 | 作品制作开发 | 根据主题类别制作开发完成作品 | 分散指导 | 1、2、3 |
| 4 | 30天 | 论文撰写 | 结合选题及作品完成毕业论文撰写 | 分散指导 | 2、3 |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 1.结合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2.强调技术伦理与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注重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引入课程思政选题,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
五、课程考核
|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 合计 | |||||
| 1 | 2 | 3 |
|
|
|
| |||
| X1 | 40% | 指导老师评分 | 30 | 40 | 30 |
|
|
| 100 |
| X2 | 30% | 评审老师评分 | 40 | 30 | 30 |
|
|
| 100 |
| X3 | 30% | 答辩组评分 | 30 | 30 | 40 |
|
|
| 100 |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