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实习》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 | 认识实习 | |||||
| Cognition Practice | ||||||
| 课程代码 | 2059066 | 课程学分 | 2 | |||
| 课程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0 | 实践学时 | 32 | |
| 开课学院 | 信息技术学院 | 适用专业与年级 | 数字媒体技术大二 | |||
| 课程类别与性质 | 集中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 | 考核方式 | 考察 | |||
| 选用教材 | 无 |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 否 | |||
| 先修课程 | 数字媒体导论2050175(2)、多媒体技术2050034(2)、人机交互技术2050074(2) | |||||
| 课程简介 | 认识实习是信息技术学院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以感性认识和实践知识来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教学过程。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初步的了解,并进一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的需求,结合专业知识,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自行组建小组完成实习内容,贵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深入认识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方向。 | |||||
|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本课程适合信息技术学院各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已经修完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导论性课程,已初步具备对专业知识的整体认知和了解。 | |||||
| 大纲编写人 | | 制/修订时间 | 2025年9月 | |||
| 专业负责人 | | 审定时间 | 2025年9月 | |||
| 学院负责人 | | 批准时间 | 2025年9月 | |||
二、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 类型 | 序号 | 内容 |
| 知识目标 | 1 | 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音频处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等行业的项目、市场现状,了解行业相关规定及法律法规。 |
| 技能目标 | 2 | 学生将掌握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包括数字媒体内容的制作、编辑、发布以及运营等方面的方法。 |
|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 3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等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 GA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相关数字媒体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②了解数字媒体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
| GA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数字媒体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①具有爱护环境的意识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能够正面评价数字媒体项目对人类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
| GA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①掌握管理及经济学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解管理与经济决策的重要性。 |
| GA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①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度 | 课程目标 |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
| GA6 | ② | H | 1.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音频处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等行业的项目、市场现状,了解行业相关规定及法律法规。 | 60 |
| 2. 学生将掌握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包括数字媒体内容的制作、编辑、发布以及运营等方面的方法。 | 100 | |||
| GA7 | ① | L | 1.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音频处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等行业的项目、市场现状,了解行业相关规定及法律法规。 | 20 |
| GA11 | ① | L | 1.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音频处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等行业的项目、市场现状,了解行业相关规定及法律法规。 | 20 |
| GA12 | ① | M |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等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100 |
三、实习内容与要求
(一)实习内容
| 1.任务布置,小组规划 主要内容:本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课程的内容要求,完成小组的划分,完成初步的调研方案。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任务要求,明确任务的目标和预期成果,能够根据各自的专业能力和特长进行合理的分工,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能够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和技术路线等,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团队内的沟通,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集中听讲座 主要内容:本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集中听取IT企业讲座或IT行业专家讲座,要求至少参加讲座三次以上,其中专业两次,其他专业一次,并做好笔记,会后完成书面报告,不少于800字。 学习目标:通过听取行业内专家的讲座,学生可以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趋势和前沿技术,讲座内容通常会涵盖行业中的许多方面,包括技术、市场、政策等,有助于学生扩展知识视野,了解行业的全貌,讲座中的案例分析、实践经验等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职业前景,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讲座中通常会涉及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等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 3.多种形式的企业调研 主要内容:本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互联网访问各种招聘网站,了解IT行业职场信息和行业背景,了解IT行业的招聘岗位和具体对人才的要求;基于团队小组(3-5人),实地深入到3家企业,通过实际调研,掌握该企业的主要经营内容、所设置的具体岗位、对专业知识的具体要求以及该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每一个企业都要完成调研报告。 学习目标:通过实地考察、与企业人员交流等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战略。通过观察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与企业人员建立联系,积累人脉资源,为未来的求职和职业发展创造机会。通过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或工作,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通过了解企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增强职业道德素养。 4.总结交流汇报 主要内容:本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调研结果的交流和汇报,并提交认识实习总结报告。 学习目标:通过总结交流,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巩固和加深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汇报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汇报,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提高在公众场合的表达能力。通过听取他人的汇报和交流,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明确进一步学习和提升的方向。在交流汇报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和实践经验,同时学习他人的创新思维方式和经验,拓展自己的视野。通过总结交流汇报,学生可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
(二)实习要求
| 1.集中听取企业讲座或行业专家讲座,要求至少参加讲座三次以上,其中专业两次、其他专业一次,并做好笔记,会后完成书面报告,不少于800字; 2.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职业信息,了解行业职场信息和行业背景,了解行业的招聘岗位和具体对人才的要求。 3.完成总结报告的撰写,并提交纸质报告 4.完成课程集中答辩 |
(三)实习进度安排
| 序号 | 时间 | 实习方式 | 主要实习内容 | 地点 | 支撑的课程目标 |
| 0 | 课前 | 准备阶段 | 让学生了解认识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 线上 | 3 |
| 1 | 1周 | 任务布置 | 任务布置、划分小组、制定小组计划 | 教室 | 3 |
| 2 | 1-8周 | 企业讲座 | 集中安排相关企业进行专业讲座 | 教室 | 1、2 |
| 3 | 9-12周 | 网上调研 | 根据招聘网站了解IT企业用人需求 | 线上 | 1、2、3 |
| 4 | 12-15周 | 实地调研 | 分小组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 企业 | 1、2、3 |
| 5 | 16周 | 小组交流 | 根据讲座及调研内容,小组间进行交流汇报 | 教室 | 1、2、3 |
| 6 | 课后 | 撰写报告 | 撰写认识实习小组总结报告 | 分散 | 1、3 |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 1.邀请行业专家或优秀校友进行讲座或分享,通过他们的经历和见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组织学生参观数字媒体相关企业或机构,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3.教师自身要发挥榜样作用,通过自身的言行和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五、课程考核
|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 合计 | |||||
| 1 | 2 | 3 |
|
|
|
| |||
| X1 | 40% | 总结报告 | 40 | 20 | 40 |
|
|
| 100 |
| X2 | 30% | 集中听取讲座 | 40 | 40 | 20 |
|
|
| 100 |
| X3 | 30% | 企业调研 | 20 | 40 | 40 |
|
|
| 100 |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