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信息技术学院在华为的支持下举办1024程序员节开源鸿蒙开发专项活动,140名各专业学生参与这场聚焦鸿蒙技术生态与实践应用的技术盛宴。活动通过主题报告与实操体验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展示开源鸿蒙的开发路径、产业应用及人才培养方向,为学生搭建起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实践的桥梁。

专家领航:解码鸿蒙生态的技术纵深与产业布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戴智明以《鸿蒙北向应用开发路径及趋势》开启技术分享。他梳理了学院近两年在鸿蒙领域的建设成果,包括校企合作项目落地、实验室建设进展及学生团队在国家级竞赛中斩获的多项奖项。通过解析HarmonyOS系统架构,戴智明阐释了鸿蒙的三大特性及特性背后的深远影响,介绍了如何区分南向(底层硬件适配)与北向(应用层开发)的技术边界。针对学生关切的鸿蒙北向应用开发学习路径问题,他特别结合华为开发者联盟的官方文档智能客服的使用,到官方的AI插件CodeGenine对鸿蒙学习和开发带来的帮助、Cursor在实际开发中的重大作用,引导学生去积极尝试AI工具,主动拥抱技术的变化。在报告的最后,又聚焦AI Agent时代的技术变革,指出鸿蒙应用正从指令响应向意图理解进化,这一趋势将重塑智能终端的交互逻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戴志晃老师则从《鸿蒙南向发展历史与当前生态》切入,介绍了物联网时代的技术需求、鸿蒙南向开发的发展历程,并对鸿蒙生态进行了展示。通过对比传统嵌入式开发与鸿蒙分布式开发的技术差异,结合带领学生斩获全国嵌入式大赛、开放原子开源大赛奖项的实战经验,分享了如何在大赛和真实项目中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快速成长的最优路径。也期待同学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后续鸿蒙的企业项目中。

无锡泛太科技常务副总经理邱健敏将技术视野延伸至产业应用端,以《鸿蒙智慧座舱的演进与实训体系建设》为题,介绍了鸿蒙智慧座舱的发展过程,现状及未来趋势,展示了鸿蒙系统在车载交互领域的技术突破。他通过全国多所高校的实训案例,详解了智慧座舱开发中的UI设计、多模态交互、场景化服务等核心模块,让学生直观感受鸿蒙智慧座舱的发展空间及实践路径。

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源鸿蒙项目运营经理孟样飞则站在国家开源战略高度,阐述了《开源生态下的鸿蒙人才培养新范式》。作为开放原子基金会授权开源大使,他强调大学生是全球开源运动的原生力量,并系统介绍了参与开源社区的贡献路径。结合软通动力作为白金捐赠者的产业实践,孟样飞明确了企业对鸿蒙人才的能力要求:除了扎实的编程基础,更需要具备生态思维与协作精神,这正是开源社区历练的核心价值。

实践赋能:DevEco环境下的鸿蒙开发初体验
理论报告后,乐以学姚老师与严老师带领学生开展鸿蒙开发实操训练。在DevEco Studio开发环境中,学生们亲手完成UI界面搭建、组件布局与交互逻辑编写,并通过CodeGenius AI插件体验智能代码补全、错误诊断等功能。让学生在熟悉基本开发过程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方法,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开源鸿蒙人才培养新范式
本次活动通过技术解析-产业对接-实践操作的三维架构,不仅让学生系统了解了鸿蒙生态的技术全貌,更搭建起校园学习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桥梁。正如戴智明在总结中强调的:开源生态的本质是知识共享与协作创新,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成为鸿蒙生态的参与者与建设者。随着开源战略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类产教融合的技术活动,正助力高校培养既懂技术原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自主操作系统生态的注入我们自己的力量。



